十七 弹唱选辑 专辑介绍
五首自然流露 十二首精挑细选 十九篇纸上博客 朱七的笔记 相忘于标点符号 回到木吉他 重唱一次 前言:精选辑 一度鄙视过,那些只出过2、3张专辑便急着出精选的人,没想到机缘巧合,曾经鄙视过的事情,现在却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也不晓得算不算是一种报应,呵呵。 写出第一首歌的时候,是十七岁,开始学习弹吉他的时候,也是十七岁。这次发布的一首新歌,叫做《十七》,选好的曲目,也正好是十七首。拾七,不正是重新拾回那些朱七的笔记里的点滴小情绪么?所以,这个选辑叫做《十七》,想来也算是有充分的理由了吧。 正如小陈老师所说的,精选辑总是很正确的误导了我们要去的方向。你不会知道我在选曲的时候,那种取舍之间的彷徨无力。当每一首歌曲都被我自以为是的安排在了那几张统一概念的标点符号中的时候,要硬生生抽取出来重新组合,无论怎样选,总是清清楚楚的看见了内心的遗憾。当选曲终于完成,那些踉踉跄跄的歌曲准备要以一个姿态排成队伍的时候,我却再也无法像往常一样快速形成整体的概念,最后选择以时间排序,也是尊重那些歌曲的诞生过程,即使,那些幼稚的排在一起显得更幼稚,那些急躁的排在一起显得更急躁,呵呵。 木吉他是我这些年最好的陪伴,也是这几年唯一使我辗转反侧的东西,这一次选择回到较为原始的状态和情绪中去,用木吉他构建这些歌曲接近本来面貌的样子,并尝试在自己极其有限的技巧和经验中摸索一些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应该也是一种长久的心愿了吧。常常因为心虚,会借用许多其它的乐器来掩饰许多不足,我想,也是时候,让人声和木吉他做一次淡如水的沟通了。这次的五首新歌,也是如此,他们是在没有任何概念,没有任何目的的情况下自然流出来的,本无法归入任何一张专辑,却也趁着这次的精选,有了发表的机会。当然,我也希望我自己,可以回去最初那种没有目的的创作,任情绪流转,随意记录。 所以,恬不知耻的出一张弹唱选辑,希望没有打扰到您的耳朵,朱七的笔记向来便是在自言自语,想秉承着张雨生遗留下来的“诚实”与“超越”,一路慢慢走下去。这次自娱自乐的精选,也仅是某一种形而上的实现罢了,中间的不细致、不丰满、不巧妙或不精炼,必定随处可见,无论音乐或文字,有幼稚之处,望听者包容。 …………………………………………………………………………………………………………………… 后语:未完待续 于是,我从2008年9月的艳阳高照,到2009年2月的阴雨绵绵,才跌跌撞撞的录完这些歌曲。若不是吉吉和魏超来找我玩这件事,所谓的精选辑,可能会在很多年以后才会被提上日程。也就自然不会有这几个月的惶恐与心虚,也不会有这些重新被唤起的美好记忆,也就不会有,这一口从苦闷中重见天日的舒畅呼吸了。 这段时间,我或多或少在迷惑着一件事情,当一首歌可以成为一张单曲碟,当人们都不再关注“专辑整体”,当互联网试听成为主流的听歌习惯,我为什么还要来做这么一张,连普通光盘都刻录不下,超过80分钟,会提示“超时错误”的专辑?!而整个过程中弥漫着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一度折磨的我不行,无论是吉他技术、编曲意图、风格把握或者是人声感染力,我从各个地方,明明白白的看见了自己的无能为力。诚实的说,在这整个过程中,我最起码有三次准备要放弃,这是之前从未发生过的。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因为丢失了乐趣?淡漠了希望?强化了苦难?或者是遗失了目的?我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反省。 幸好,这个专辑还是做完了!那12首历史遗留的歌曲,是我想认认真真重新推荐一遍的,那5首新歌,也是这段时间随性作品中的精选。从自己的过去一路听回来,这中间的感慨万千,我也需要等待耳朵从编曲、混音、音准、相位、均衡等细节中脱离出来后,再慢慢回味,而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歌曲交出去,不管通过什么方式。 要感谢吉吉和魏超,没有他们来勾引我的欲望,这个专辑是不会出现的!也不会以如此精致的形式,交到人们手中。 要感谢罗乘,没有他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一次我会遇见更多的困难和挫折! 要感谢庐山,我自己完全啃不下来的编曲,他帮我完成了。有许多精妙的solo和细致的创意在这些歌里面,我想有心人,一定会听见。 要感谢黄义敏老师,让我终于有一张算是“正式发行”的专辑,也不至于让自己“永远深埋地下”,哈哈。 要感谢董磊和他的聚阵音乐工作室,没有董磊,我所有专辑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它们充其量,都仅仅是最最原始的demo,绝对无法散发出像现在这样的听觉感受和深度。 这一阶段的所谓精选,已经告一段落。之后,朱七的笔记将回去标点符号系列,一张一张,缓慢的继续下去,若有人稍有兴趣,请耐心等待……